長此以往下去,不僅不會解決此災劫,反而會導緻更多更嚴重的後果,讓越來越多本來沒必要摻合進來的人被迫卷入,亦不是另一種達成大災劫的方式。
而那少年被困浮島,造神殿,同樣是一種曆練。
淨淵的法子,弄巧成拙,反而是在成就他。
他一遍一遍地建造仇人的神殿,卻是以否定諸神的方式進行。
每過一遍,隻會加深他對掌控自己内心的堅定,亦會加深他對諸神的憤恨。
他既有不滅之身,又有強大意志,更無情愛累身,曆經千錘百煉之後,一切恰好為他成為一個對抗天下的殺神創造了最好的因。
他們無意間都在成為那個大災劫的幫兇,助纣為虐。
想透這一層,玄冥再也沒辦法安心于此,他直沖天界,經由南天門駕雲一路飛馳,最終落地靈霄寶殿前。
“玉帝,玄昭明曜神君求見。”
神皇紫薇玉帝允他入殿。
這天界至高的寶殿之中,有數根巨龍攀柱,皆高得看不見頂,金燦燦的尤為奪目。到處都是一番仙氣蒸騰。
神皇獨自坐在高座之上,一身朱色與金色相間的華服,面圓耳大,眉清目秀,容色祥和。
玄明也無廢話,将心中所思所想據實以報,然後等候神皇發話。
神皇似乎并不意外,聲音回蕩大殿中,顯得虛無缥缈。
“玄昭明曜神君,吾知你至純至善,善救百人者,自然不會對一人坐視不理。隻是你可知,上古天裂之劫為何會發生?”
他愣了愣:“玄明不知,請玉帝明示。”
“天劫亦是人禍。”
這個答案着實出乎他意料,玄明擡起頭來,看到神皇正對他微微點頭:“衆人皆知,天地伊始,混沌初開,萬物化生。但少有人知,混沌并未真正全部消亡,有部分凝結于一體,化作巨獸,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1]
“此獸,本無性。上古時期,曾為中央之帝。一日南海之帝倏與北海之帝忽在中央相會,混沌待他們很好。倏和忽便報答與它,覺得大家皆有眼耳口鼻,用來看聽吃聞,唯獨混沌沒有,便決意幫其鑿出七竅。每天鑿一竅,七天後,七竅出,渾沌死。”
“從此後,混沌化作惡獸,名為無常。無常獸抵觸善人,憑依惡人。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尤其恨人之七竅。也因此最好吸人七魄。”
“為避免無常獸為惡人所用,諸神集合衆人之力将其封印在天之外。天裂無法從天之外打開,唯有内部。”
神皇神色清明,雙目湛湛:“人有七情,便生得無數煩惱,卻覺得這是好東西,還要将心比心,替世間萬物強加上。卻不知天道無情,才是正道。七情生六欲,六欲衍生出無窮無盡的煩惱與禍端。一切災劫,皆因此而起。”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2]
玄明深受震動,但心中仍有顧慮:“可是……此子并非獸類,他既是凡人的三魂集結所化,亦是人。既是人,如何能這般相待?”
“那你有萬全之法了麼?”
玄明一時語塞,猶豫道:“既是人,當以禮待之,以情教化,以德服之,消解他心中不平。”
神皇自若道:“既如此,你若堅持,亦能生受這無窮因果,或可一試。”
所以,到底什麼是萬全的化解之法?
玄明苦苦思索。
等回過神來時,他又落到了那無名的懸浮島上。
長夜漫漫,有星子以極快的速度劃過天際,天邊被玫瑰色與海藍色渲染,美不勝收。
少年正攀緣在柱子上,一點點地雕鑿龍身。見到他,眼睛亮了一瞬,又恢複了先前的頹廢與嫌棄:“你怎麼又來了?”
玄明看着他亂蓬蓬的額發,滿是傷痕的手指,還有眼中尚存的一絲倔強,突然心念一動,笑道:“别建他的宮殿了,造我的罷。”
少年執着斧柄的手頓了頓:“憑什麼?”
“等你建好,我就帶你離開。”
玄冥嘴上這般說着,心裡卻想,若他肯,至少不是在造仇人神殿,亦會少幾分仇恨之心。
他若真願意,自己便去跟赢惑好好商量,看能否争取換個懲罰方式,再慢慢消解。此事不至于進一步惡化到難以轉圜的地步……
但少年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
玄明隻好先回天界複命。
半路遇到赢惑,對方将他一把攔住,面容嚴峻:“你偷偷去過島上了?你要救那妖星?”
“赢惑兄,我正要去找你。此災劫或許還有救,待我将淨淵也招來,咱們合計一下……”
“玄明,不要再說了。”
赢惑臉色冷得可怕,完全不聽他的,“我知你脾性,你肯會想方設法放過他。此子來曆我已查清楚。想當初衆神皆殒,我恩師在天裂之劫中幾乎是以身殉之換來的天下太平,如今我自是不能允許再出半點差錯。說句公道化,此事既已交到我手上,旁人就不得插手。但,”
他注視着他,“你若真要負責,便去叫玉帝來壓我。這當中厲害,你可想好了。”
玄明不答反問:“我隻想知道,散央當真神魂俱滅了?”
“是,罪證确鑿,情無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