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梅嶺風雲 > 第87章 第八十七章 暗流 (下)

第87章 第八十七章 暗流 (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偏這日晚上,皇上沒有過來昭仁宮,而是去了滴翠苑袁貴人處。

越貴妃很生氣,不就是前晚沒讓他得手嗎?但自己也用手幫他解決了需求了呀,當時他不還很樂意來着……

而且自己是為了什麼?不還是為了護住腹中的胎兒嗎?剛剛成型的胎兒,還沒穩固呢,哪裡碰得?并且自己近期一直腰酸,身子骨不舒坦。

白天因為景宣挨打的事,氣極,動了好大的怒,晚上又因皇上薄幸而生了一場悶氣,或者還因為其他什麼原因?總之越貴妃半夜腹疼而醒,接着就發現見了紅,趕緊把當值太醫叫來後,也沒有什麼用,一通慌亂到淩晨,胎兒還是沒保住,居然就這麼流産了!

次日,何醫正又帶了多名太醫來會診,也沒查出子醜寅卯來,隻說還是身體偏虛寒,又動了胎氣,隻不知娘娘是否還吃過什麼寒涼或不潔的東西?但倒不像什麼引至堕胎的虎狼之藥……

胎已滑,事不可挽回,何醫正不想把事态複雜化,盡量往溫和裡說。

越貴妃亦知事不可挽回,流産已成定局,又不敢對皇上指責,但一聽說有寒涼不潔的東西入了口,勃然大怒,頓時氣哭起來,口中喊着“查、趕緊查……究竟是哪個在害我?害了皇嗣?”

皇帝也略有心虛,也就支持着越貴妃,讓高湛他們去好好查,有沒有誰動過手腳?

查了多日,如同宮内刮過一陣急風,風過無痕,沒有查出什麼跟這件事有價值的信息來,反而查出禦膳房總管太監存在貪腐行為,而這個太監跟昭仁宮走得很近。

這下好了,這個心腹總管給拿掉了,可是損失不小,越貴妃愈加氣極。反手放言出事那天早上,正陽宮菊香、飛羽宮盞兒,都曾先後在禦膳房停留一陣,很難說她們有沒有機會在越貴妃的金絲燕窩粥裡作了什麼手腳。

隻是懷疑歸懷疑,攀咬歸攀咬,總歸沒有真憑實據,所以這件事還是一樁無頭公案,或者說,根本也不曾正式成為一樁案子。

“疾風“刮了一陣子,越貴妃的這個事就告了段落,但越貴妃的心裡的結卻越結越大,總是覺着自己這個寶貝“公主”是給正陽宮或者飛羽宮敲掉的,此仇不報非君子,而自己從來就沒有想過做君子!

後宮是前廷的風向标,各皇子都将成年,那些育有皇子的後妃極其家族,心底的欲望早已經膨脹,想盡各種辦法,悄悄布局起朝堂來;

而朝廷大臣們當然也紛紛觀測、并找好自己看好的扶持對象,暗暗開始站隊。

這宮牆内外的權力争鬥,如同天上的風,看不見摸不着,但卻從來沒有停歇過……

林燦這次回京,一路上走得可不快,幾乎逢夜必宿,逢城必進。二十多年來,這是第一次一個人行走在這一條北境回京城的路上。

照他的想法,回什麼京城,娶什麼親?頭溝鎮怡紅院裡的阿蠻姑娘就很得自己心意,恣意張揚,通情識趣,還長得頭溝鎮頭一份的好看。這兩三年來,她給了自己甚多慰藉,自己已經跟春媽媽說好,自今年年初開始,就不再讓她留客過夜,從此她隻賣藝不賣身了。

如果說要娶,自己還真隻想娶她。

隻是這事由不得自己做主。

大哥對自己說,父親已經沒了,不可忤逆母親,就照母親意思,先回京娶個正兒八經的正妻,以後得母親和妻子同意,再将阿蠻姑娘接出來,就在頭溝鎮居住,這樣兩邊女子都能顧全;

雖說林氏家風,不到四十無子不可納妾,但是事是人做的,隻要各方同意,也是可以變通的嘛;

再說如果自己拖着不娶親,妙音的婚事也會被耽擱掉……

大哥的方法可行,阿蠻也同意,但自己總覺得虧待了阿蠻。誰知道那個趙侍郎家的姑娘是什麼心性呢?能否容得下阿蠻呢?

自己從小在北境長大,還是覺得北方更适合自己,京城裡雖然繁華,但京城裡的人,自己不喜歡,要不是母親、妹妹、伯父他們在那裡,自己才不願意回去。

就這麼拖拖拉拉,直走了二十來天才回到京城的林府。

鐘氏翹首以盼多時,這臭小子!按照林妙音的說法,哥哥這個走法,快趕上驢車的速度了。

接到林燦,鐘氏立刻就派人跟趙侍郎家聯系,定下三天後,由家人陪同、見證,讓兩個年輕人見一面,如果沒有什麼問題,随後就準備下聘了。

反正林家這裡,聘禮都已備好幾年了。

林燦在家裡百無聊賴,第一天在家裡晃蕩了一天,第二天就上街去玩了。鐘氏叫他帶上兩個人,他厭煩地擺手拒絕,自己這麼大的人了,還是個武官,又不是第一次回來,無聊出個門,還要帶上下人一起……忒不自由了。

好幾年沒回來了,金陵又有了不小的變化,憑着幾年前的印象,林燦轉了幾條街,東看西看,找了個地方吃了碗拉面權當午飯。

這金陵的面又細又長,不像頭溝鎮的寬而短那種,筋道不足;

澆頭花樣雖多,口味确是偏甜偏酸偏膩,不像北地的濃油赤醬,又辣又沖,才夠勁夠味!

才回來兩天,自己就想念軍營、想念北境得狠了。

不知不覺又轉回到上午來過的“不二”茶坊,那就聽會兒曲吧。

林燦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正好臨窗,南風吹着尚算舒适。點了壺茶,叫了兩等糕點,并一碟醬花生,抿一口茶水,擡頭往唱曲兒的台上望去。

唱曲兒的姑娘看起來不過二十,挺白淨,彎眉細眼,秀氣得很,嗓門兒倒寬亮,唱了《正月裡來鬧花燈》、《胡笳調》等,引來掌聲不少。

旁邊的拉琴的老頭,可能是她師父或老父,琴也拉得不錯,咿咿呀呀,悠揚得很。

這曲兒麼,和北地的腔調不同味,倒也聽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