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梅嶺風雲 >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上位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上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魏畡宣完即退,不給衆臣發問的機會。

随後渝王安撫了一下衆人,希望衆臣遵照景帝谕旨,一如既往,各人幹好各人的事,待皇上複朝時,别丢了自己和大家的顔面。

退朝。

衆臣鄭重而來,一把心思卻被輕撒了水裡,濺不起半點浪花。

昨日下午皇宮内的喊打喊殺聲猶如一場戲夢般,如今隻是身體不濟的老皇帝推了一個兒子出來暫做代言人。

渝王過去多年一直沒有多少存在感,但這兩年間,其所行所為,倒是比其他各位皇子更是誠懇務實,也更有擔當,還不曾有多少負面新聞,皇上讓他暫代朝政,也是可能的。

雍王的擁戴者們本欲上前責詢,無奈渝王很快宣布退朝要去侍奉父皇,幾人都沒有來得及組織好語言,且等明日早朝吧。

次日渝王隻是露了一下面,交代了皇上病情反複,需要自己和衆兄弟随時看顧,要求衆臣各自做好自己的差使,有事遞折子上報,走正常流程即可,自己會擇時跟皇上奏報。

第三日,有多條街出現身份不明者實施打鬥搶劫,并散播流言,欲搞亂京城治安,被巡防營抓個正着,快速處理了。

如是三天後,衆人發現,雖然皇上病重,但朝政還是比較安穩,各部各司運轉也算井井有條。

雍王的擁戴者衆幾個鐵杆之間出現了意見不合的矛盾。

雍王從朱雀宮移至成年前居住的儉松殿,一直未回宮外的雍王府;大臣又不能随便進宮,一時雍王派和雍王,居然斷了實質性聯系。

自端午日後,以皇上安危為名,宮内将保安等級提至了最高。

據說皇上的幾個稍大些的皇子都在床邊侍親,哪裡得空來理會大臣觐見。

渝王也搬到了宮内,吃住在往日皇上處理日常公事的勤政殿,日夜辛勞,得空就去金華殿伺疾。

朝臣們都在傳言,皇上現在感到最滿意最欣慰的就是渝王了。

短短時間,某些官員的職務就有了變動,比如言太師長子言阙,也即渝王的學伴,直接節制戶部最關鍵的賦稅和貨币雙司,雖然官位僅為從三品,但直接負責一國财政、土地和稅收諸事,職權等同于正三品尚書了。

其實他這種世襲勳貴,品級本也不重要,實權才有真正意義;

晉陽長公主驸馬林羨,被調至兵部,以正三品身份節制軍備管理、常務訓練、以及戰時人馬調動。

雖然官級仍屈居程照之下,但品級已是同級,且因其已有紮實的軍功在身,且能力卓越,是以話語權極大,顯然程照被邊緣化了。

禁軍大統領換成王仕,統帥三萬禁軍,隻對皇上和渝王負責;

程伯力犯錯先降一級再降兩級,緊接着被揭發其三年前與人妻通奸還将事主趕出京城,行為極其不端,連帶程照也被斥責管教不嚴;

另外還有些中低級官員調動,如史家長房長孫史逸瀚調任禮部郎中,渝王親舅從門下省調至尚書省工部任工程司員外郎……雖品級不算高,均掌了實權或得了肥缺。

以上所有官員調配,均是渝王親拟條陳,皇上同意蓋印,一點兒流程都不錯的。

然,每次朝會必報的景帝健康情況,每況愈下。

一個半月後,終于到了彌留之際。

各皇室子侄、各皇親國戚、後宮諸位份娘娘……循序皆跪伏在金華殿内外。

群臣跪在更遠處。

有心人發現此時在場的景帝的親子中,除了渝王是成年皇子,其餘均是半大小子,甚至是蒙童。

大皇子和九皇子不談,三皇子雍王和六皇子,也不在其中,說是悲傷過度,加上連日伺疾,躺倒起不來了。

瞧着五皇子渝王,也是步履蹒跚,随時要倒的樣子,隻盡力撐着,畢竟如今整個朝廷都是他在主事,他可不能再倒下啊!

皇後伴着皇十二子跪在頭裡,皇十二子已經年十一但身形消瘦矮小,神情萎靡。

内間裡太後坐在皇上床頭,白發人送黑發人,淚如雨下,悲傷不已。

蕭選望着隔着層簾子的内間,眼前浮現出兩天前皇上昏迷前的情景。

當日仿佛是回光返照,皇上突然自昏昏沉沉中醒來,面色也好了,眼神也清澈了,還流出了淚水。

他沉沉望着魏畡,以及站在一旁的蕭選。

“沒想到這次一病……竟至此!更沒想到最後、竟然是你,天意弄人啊……”

魏畡哪裡敢提,說他的病重,乃是渝王一手安排的傑作。

“是你、也不是不可,你得發誓,日後必定勤政愛民、知人善任、兄友弟恭、寬厚待人……”

“父皇,我發誓!你放心。”

“朕走後,讓謝淑妃殉葬吧!如是,也免得、雍王、再礙了你的路。”

這個安排讓人萬萬想不到!

最終之際,他,還是為自己這個兒子着想了一次,當然也算是為雍王着想,為大梁朝局着想吧。

“你,好自為之,千萬莫要、誤了我、蕭氏江山。”

“兒臣省得!兒臣必以君父為天、國事為重。”

“君父為天……”他哂了一下,“也就罷了,國事為重,望你做到!”

不久,他就陷入了深度昏迷,再無清醒過來。

這是最後的時刻了,自己何妨做個孝順兒孫的樣子呢!想到這裡,他大聲嚎哭起來:“父皇啊……”

天氣已轉炎熱,景帝大行後,停靈僅十一天,遺體便轉往蕭氏陵寝。

皇五子渝王蕭選,遵遺旨于靈前即位,一個月後,舉行登基大典,祭拜天地,尊蒙太後為太皇太後,石皇後為太後,即改年号為開文元年,史稱梁文帝。

因着謝淑妃被賜殉葬的緣故,雍王受打擊太大,大病一場。

病體稍愈即請旨前往陵寝為景帝守靈三年。

至于大太監魏畡,明白自己知情太深,結局是注定的,不過早晚而已,遂在景帝移靈時,一頭撞死在靈前,算是全了忠孝之意。

即位後的梁文帝施政力度頗大,首先是分封了先皇十二子蕭迎為安郡王,先皇十四子蕭遠為紀郡王,因着這兩子年齡尚小,遠不滿十八,照律是不可分封,但文帝堅持要體現兄友弟恭的仁心,朝臣們也就不好太跟新帝計較這些了。

以往新帝即位常用的特赦,文帝并未使用,因此原濟王蕭疊、原嶽王蕭遧,均遵照先帝原旨,繼續被圈禁或牢獄,因着國家現經濟困難,原王府花銷供奉用度按原規制減半,也就是說,他們的妾侍、往後的子女,再也享受不到往日那般的富貴榮華了。

而關于亳王的處置,文帝與言太師等商議多遍,最後定下複其郡王待遇,但無郡王封号,發诏稱新帝雖念及兄弟情深,但為了尊重先帝遺旨隻得勉力做到如此。

這種做法引來朝野贊譽。

朝廷官員重新開始洗牌,重用言氏、史氏,提拔文帝外家,提拔少壯派;把原先一些曾經迫害和反對過自己的官員、濟王和雍王的嫡系成員,降職的降職,外放的外放,個别的,被抓到錯處,則予以嚴審,直至入獄。

新帝把“報李投桃、锱铢必較”直接表現在臉上,讓下面的人簡直無法再行勸谏之責,禦史們也隻能暫時閉上嘴巴。

新帝的經濟綱領是輕徭薄賦、與民生息政策,這條重要綱領是和言阙、林羨等一起商讨出來的,對于民衆的災後、戰後重建起到了重要幫助作用。

新帝學古賢,推廣“均田制”,卻在半年後因壓力太過巨大被迫廢除。

新帝重視農桑,卻抑制商業,對商業實施苛捐雜稅。這條遭到以言阙為首的部分官員的極力反對,卻動搖不了文帝的決心。

無論如何,改元建新後的大梁,呈現出一片嶄新的氣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