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沒事的。見了你們就知道了。”
李馨領着二人往正院來,一路上都試圖說點輕松的話題,以免二人緊張。
其實她不知道,林雲是不會緊張的,畢竟在長公主身邊長大,又有前世的經曆與見識,并不真的覺得一個王妃有多了不起。至于黛玉,從小被林如海充作男兒教養,要不是礙于女子身份,都能科舉入仕,又怎麼會真的緊張呢。
不過忠肅王妃給人的感覺的确親切,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她這是在娘家,無需擺架子。先是一一問了林雲和黛玉的名字,給了表禮,又問林雲長公主的身體如何,才問黛玉在京裡住的可習慣。
聽了二人的回答,忠肅王妃點頭:“我聽母親說,林大姑娘這次進京,是來接妹妹回揚州去的?”
林雲:“是。父親思念女兒,我也想早點見到妹妹,便磨着父親同意我進京來,正好也見識一番首善之都。”
忠肅王妃又豈會聽不出來她打了官腔,隻是笑笑,轉頭問李夫人:“母親,小弟不是要回祖籍參加秋闱?”
并無這宗事,實際上李大人是準備讓兒子明年回鄉的,秋闱在八月底,若要回去,自然是春天或初夏便動身,早些回去,方好準備。此子行三,比李馨長三歲,今年秋便滿十七歲,已是秀才身份,在國子監讀書。
李夫人知道大女兒的性格,尤其是做了王妃之後,更不會無的放矢,道:“是,原打算早些回去,不想端午後傷風了一場,這才推遲了。”
忠肅王妃:“那正好,林大姑娘,你們幾時動身,要是時間合适,便讓小弟送你們一程,順道看一看江南風貌,再回鄉應試。”
林雲和黛玉交換了一個眼神,林雲才說:“我們姐妹并無他務,随時可以動身。”
忠肅王妃這才滿意地笑了:“很好。那母親就讓小弟準備準備,王爺說,父皇那裡有準備給姑母的東西,會派人南下給姑母送東西去,我和王爺也準備了一些小意思的玩意,正好蹭父皇的船和人,到時通知下來,便好動身。”又對林雲和黛玉說:“你們兩個小姑娘獨自回去,别說林大人不放心,就是我與王爺聽了,也不安心,父皇倚重,林大人在江南擔着朝廷重任,差事上我與王爺不便插手,可送你們回去這事,怎麼也得安排妥當的人。你們今兒回去,便收拾起來。到時父皇若是定下人來,我便安排人去通知你們。”
這一通話說的在理又動情,換旁的小姑娘,隻怕要感動至極,可林雲和黛玉卻聽得分明,這并不是征求她二人的意見,而是安排。且這通安排,還事涉天子。
說到底,忠肅王妃再怎麼親切,那也是王妃,她二人又不是李四姑娘,毫無情分,當然也沒想過忠肅王妃真的親切了。
再說,這個安排,對她們也并無壞處。當即便答應下來。
忠肅王妃并未留在娘家用午膳,說完正事,略聊了幾句閑話,便走了。
林雲和黛玉有了這一宗事,心裡到底不算痛快,雖然面上帶笑,留在昌遠候府做客,用了午膳,又與李馨一起下棋彈琴,可終歸是以應酬的心态,等到傍晚歸家時,才真正卸下這心上的包袱來。
回到家,兩人把忠肅王妃給的表禮匣子打開一看,林雲得的是一套金鑲白玉雕桃花的頭面,黛玉得的是一套金鑲白玉雕芙蓉的頭面。闊氣是闊氣,可是不是有點禮太重了?
黛玉想了想:“姐姐,這表禮,隻怕是看在長公主的面子上給我們的。以前母親在時,我不曾聽說,家裡與忠肅王府有往來。”
林雲也拿不準:“興許是吧。不想了,那是王妃,給我們表禮,說的不好聽一點,我們也不能拒絕不是。”
黛玉:“姐姐,長公主可有說過,忠肅王府與忠定王府,哪一家,更妥當?”
她說的很輕,怕驚擾了什麼一般。誰說不是呢,這其實已經是大不敬了,暗自揣測皇儲。
林雲何嘗不明:“要是這麼說的話,那我們還真不必有心裡負擔。我進京之前,長公主說,要是昌遠候府送東西來,讓我隻管收着。”
黛玉也回味過來:“忠肅王妃,也可以算是昌遠候府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