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府是不想呆了,完顔康是絕不肯拜丘處機做師傅的,完顔洪烈和包惜弱的舉動意思也很明白,就是要瞞着他,并不肯告訴他的身世。問一句“棍子(王府某家丁)呢?”,得到的是可怕的沉默。此後再沒一絲風聲傳到他耳朵裡,小王爺的胳膊擰不過王爺的大腿。
【你這麼鐵了心要把别人兒子養熟,我怎麼敢不就地宣布你赢了?】
他想再來看看李元妃。李元妃和包惜弱不大對付,不知道親媽是包惜弱之前,完顔康還是覺得這事兒不能獨怪哪一個的,自古以來婆媳關系就很緊張,這是風俗。知道了之後,恍然大悟:包惜弱北國為妃怕沒少經過波折,李元妃要是能喜歡包惜弱,才是天大的怪事。
這個猜測很準。
李氏不喜兒媳,并不是因為什麼“天生冤家”。李氏自己出身微賤,想給兒子娶一貴女為妻,作為臂膀相幫兒子。哪知兒子往南朝走了一遭,回來便丢了魂。李元妃隻得含恨答應了,還要在金主面前代兒子打圓場。事情本來不難,皇子想納妾,并不很複雜,他偏要把南朝看上的平民女子娶作正妃,這便有些麻煩了。李元妃隻此一子,總不能将他掐死,還要為他善後。
待兒子将人接來一看,兒媳婦美則美則,卻不大方,更可惱的是肚腹已經鼓了起來。李氏目瞪口呆之餘,認命給兒子匆匆娶了這媳婦——不答應兒子就要害相思病,有什麼辦法?幸爾孫子生下來之後,玉雪可愛,較之乃父幼時更為聰慧,又添幾分懂事。
李氏因孫子可意,看兒媳也不那麼讨厭了。隻是擔心兒媳教不好孩子,想令他長住宮中,少受包惜弱的影響。孰料孩子離開時間略長,趙王妃便“思念成疾”,趙王便入宮搶人,李氏隻得讓步。這回孫子才過來不幾天,又被接了回去,李氏又是一陣氣悶。
看到完顔康來,李元妃隻字不提對包惜弱的種種不滿,隻将孫子攬進懷裡,渴盼凝成眼淚掉了下來:“你可算來了。”
完顔康也很想哭。【你說,咱們怎麼就遇到你兒子那個王八蛋了呢?】從李元妃懷裡爬起來,給李元妃遞手絹兒,踮起腳尖來輕撫其背,又伸手在等在她颌下,柔聲說:“本來想娘娘見了我必會笑的,笑沒見着,接兩粒金豆子也好。”
一個小孩子,用一本正經的口氣說出近乎調戲的話,居然不令人讨厭還有一點可愛。李元妃破涕為笑:“你這孩子,油嘴滑舌的。”
完顔康歎了一口氣:“笑了。”
李元妃抹抹眼睛,将孫子好一頓揉:“哎呀,這些天,大家夥兒都想着你呐。想吃什麼,想跟誰玩兒?我叫她們來。”說到這個,李元妃就得意了。太子乃元後所出,元妃乃當今有子的寵妃,金國常有宗室弑君自立,東宮與元妃隐有敵意。就是在這樣的夾縫裡,照樣叫完顔康混了個如魚得水。
完顔康對此似無所覺:“咱們先玩一會兒。”李元妃自幼聰明,讀書也讀得、識字也識得,也擅歌舞,也會遊戲,諸般雜學也稍有涉獵,真個是機靈百端。宮裡再難尋一個比她更聰明的人,是以常感寂寞。遊戲若是常輸,令人喪氣,若是隻會赢,且叫你看出來旁人一意奉承着讓你赢,就太無趣了。唯有孫子來時,還能抽出空來陪她玩耍。
李元妃初時還怕孫子陪她玩耍耽誤功課,次後發現功課于他輕而易舉,便也放開了心懷,教他一些宮廷顯貴們喜愛的遊戲。想來這些她那兒媳婦是不會的,而孫子總是要有些交際的。完顔康也樂得多學一門手藝,與東宮那位伯母關系的改善,也是因為遊戲。遊戲時極少有人讓太子妃難堪,那一回她的運氣不知怎的就是差到不行,差到宣布她赢了她都不好意思認。完顔康從容撥亂了棋子,再打死不認自己是故意的,才解了這一圍。此後太子妃等人待他便親近了起來,更加将他寵得無法無天。
李元妃也不是跟孫子随便玩,遊戲之時再講些交際掌故,助孫子了解世情、做事的道理,今天教他鬥茶。其時茶道與後世不同,金人學的宋人,鬥茶時以茶百戲最好炫技。于小小的茶缽茶盞内翻出許多花樣來,完顔康前世今生頭一回見此神技,歎為觀止。見李元妃作湯戲,取兔毫盞,單手執銀壺,建盞内茶膏翻騰出山水模樣,還叫她點出四個字來:甯靜緻遠。
完顔康覺得有趣,眼睛漸漸認真起來,李元妃便向他解說要領,又講:“你知道就行啦,想練成,要許久的功夫呢。這個呀,會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都沒心弄這個了。其實會了呢,也是有好處的,他們文士好這個。凡做事,投其所好,結交起來總能事半功倍。倒也不用刻意,反而令人生疑,以為你藏奸。隻消不經意間露一手,又有趣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