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關山北 > 第25章 刺史

第25章 刺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此言一出,頓時引發喧然大波。瞞報江淮決堤,草管人命,勾結匪徒,強搶義倉,短短十八個字,背後掩蓋了多淋漓的鮮血?!廟堂諸臣,無一人膽敢深思。

“混帳!”永和帝壓抑不住怒火,起身抄起置于禦案的墨硯,砸得粉碎,“好,好,好!好一個荊南州牧啊!當真是好極了,如此不将大晉百班置于眼中,如此不把朕放在眼裡,是想謀反不成?!”

百官驚恐,齊刷刷地跪了一地,齊聲高呼:“陛下息怒,臣等罪該萬死!”

江策川混于其間,心底暗自盤算。果然不出所料,永和帝滿是怒火的眼神巡視一周,停留在他身上:“鎮龍司何在?”

他毫不意外,動作利落地撩袍上前:“臣,鎮龍司統領,江策川,聽旨。”

“剩滅荊南匪寇一事,朕交予鎮龍司,可憑腰牌調動江南各地守備軍。賜王劍,見此劍如見天子,享先斬後奏之權。”永和帝不假思索地安排好人選,“至于南下赈災一事,朕屬意三皇子,衆卿可有異議?”

這話說得奇怪,江策川心思一動。江南富庶多豪強,地方官府更是與各大世家糾纏不清,三皇子母妃更是出身薛氏,如今雍京四大家之一。

陛下不可能不清楚三皇子背後站着世家助力,将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指給三皇子無異于圖窮匕見,就連昏庸無能之君都不會表現得如此急于求成,陛下此舉,究竟欲意何為?

很快,朝臣們的反應就給出了他這個問題的答案。

“啟禀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三皇子殿下無官無職,入朝聽政不過半年爾,資曆尚淺,恐怕難以擔當如此重任,還請陛下三思!”

文臣隊列裡有谏官接收到薛貴妃之父,薛尚書的指示,立馬跳出來谏言,薛氏一派官員緊随其後。

然而永和帝像是完全變了個人,一改方才的憤怒與強硬作派,向百官再度抛出選擇權。

“三皇子入朝聽政時日尚短,正是需要曆結的時候。但既然衆卿如此谏言,朕也不好強求。那麼衆卿以為朕該當如何?在衆卿看來,可有哪位皇子的能力足以前往江南,堪擔大任?”

話裡活外皆是永和帝對滿朝文武明顯晃的不信任,否則永和帝也不會一開始就态度強硬地指派尚未在朝中站穩根基的江策川南下剿匪,更不會堅持要從衆多皇子之中選出一人,作為欽差南下赈災。

可哪怕衆臣聽出陛下的弦外之音,對陛下的不信任心知肚明,哪怕世家官僚所屬再怎麼希望代表他們利益的三皇子建功立業,他們也不敢将其身家性命賭在如今洪水橫行,危機重重的江南。萬般無奈之下隻好順着陛下心意,自其餘皇子中舉薦。

“陛下,臣等舉薦淮陵王!淮陵王業已出宮建府,且統管兩廣封地政要,能力卓著,最為合适不過!”

不等永和帝作何感想,淮陵王便已自行出列推拒:“多謝各位大人對本王的厚愛,可惜本王不日便要南下兩浙之地,戍守東平海道,以防倭寇趁沿海諸地重開港口之時進犯我朝。恐不能在荊南久待,恕本王無法領命。”

這一番話恰到好處,無論如何都令人挑不出錯處來。二皇子、三皇子之後便是四皇子,但四皇子身子骨病弱之事人盡皆知,想必陛下也狠不下心腸教這個兒子奔波。

然而五皇子、六皇子更是文不成武不就,十一皇子尚且年動。思來想去竟隻剩有一個七皇子,雖然出身低微了些,但在文人子弟間素有賢名,而且身後空無一人,或許是個好選擇。

衆臣想得到的事江策川自然也考慮到了,剿匪赈災兩件事關系匪淺,若真要讓他同傅謙那等人面獸心之人共事,還不如叫他當初命喪雁門關來得痛快。

江策川已然打定主意,若是陛下當真派傅謙南下,他必定直言上谏,甯可随四殿下同往,舟車勞頓些,也不願再與傅謙有半分系系。反正他也相信有他在,四殿下出不了什麼差池。

然而出乎江策川意料的是他一語成箴,永和帝當堂指派四皇子南下赈災,并欽點鎮龍司錦衣诏二十餘人随跟随南下,徹查荊南官場,而後宣布退朝。

下朝之後,江策川急匆匆地往四皇子所居太初殿寝宮而去。他有太多的疑問堆積于心間,急需他人為其解感,以至于沒有注意到與他擦肩而過的那個人。

那人看清他的面孔後有一瞬間的怔神,下意識的停下步子,目光卻一直追随他的背影,直至看不清為止。他收回目光的刹那,露出一張曾經讓江策川難以忘懷的臉——這人竟是一連多日未曾露面的傅謙。

說來也當真是奇特,自江策川獲封鎮龍司統領那日起,行走大内的時日少說也将近月餘,卻從未在這偌大宮城之中碰見過傅謙。

但現如今,就算他方才注意到與他擦肩而過的這個人,恐怕也要認不出此人竟是從前那個裝也要裝出一副君子皮相的傅謙。

如今的傅謙,堪稱天翻地覆的變化。自從除夕宮宴遭人暗算,于衆目睦睦之下同一宮女颠鸾倒鳳之事傳的沸沸揚揚之後,雖說得了一道賜婚聖旨,如願以償的娶了王氏女,但與此同時,他的名聲也一落千丈,大不如從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