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三國]穿到荊襄名士圈的我主公在哪裡啊?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張虎和陳生的日子過得有些沒滋沒味的,要說太差不至于,除了去年招惹黃家铩羽而歸,在士族們面前顔面掃地以外,他們其實并不太窘迫。

但要說一呼百應,翻雲覆雨那也是癡人說夢,終究是自己根基淺薄了些,一上位便想着立威,卻叫士族們把威立起來了。

還是年後一個落魄書生投奔而來給他們做軍師,才說清楚這裡面的門道。

就是一郡的太守,面對着當地的望族也得禮敬三分,凡是商量着來,他們倒是有“膽氣”。

他二人說是手下有五千兵卒,但世人誰不知領兵打仗誇大其詞是常态,就是真有五千人,他們背井離鄉,十人裡還有三個是家眷,三個負責糧财押運,真沖鋒陷陣的不足兩千人。

這士族各家的佃戶加起來都多少人了?

聽着謀士蘇陽這樣說,二人悔不當初。

前任縣令自己駕着兩輛馬車倉皇逃走了,但他滿府的金銀細軟和倉谷裡的糧食卻帶不走,陳生攻入襄陽進駐到縣衙一查探,便發現他們發了财。

但一來,這錢是他們并手下兵卒的獎賞,隻要出了兵,管你損耗如何,手下的好處是不能缺的,往後怎麼養着這群兵可不能靠這些。

二來,襄陽縣治是真窮啊!

管着計簿曹司的楊蔡族人輕描淡寫——登記在冊的土地和庶民上交的田稅賦稅剛好就夠上交給朝廷,一粒多餘的米都沒有。

縣内的兵役徭役已經從一年一征到五年一征,服役得的征費越來越少,免戍的錢卻一年高過一年,如今縣衙内零星的幾個兵卒都是縣令自掏腰包發的役錢。

沒錯,縣衙裡的兵卒不是編制工,更沒有俸祿,都是從民間兵役中抽調的人手,漢朝的兵役也不是無償勞動,按律法來說,他們是有錢拿的。

但縣衙沒錢啊!可縣治又不能荒廢,于是縣令可是自己掏腰包養着衙内衆人吃喝的。

你問縣令錢從哪裡來?自然是他家中資助的,至于是不是真資助,他家裡的錢又是從哪裡來的,這你可問不着。

于是張虎、陳生二人犯了難,才有了後來找世家“借”糧的那一出,蘇陽說,到這一步他二人還不能算走錯。

他們新将襄陽接管了下來,未來和著族們的關系要重建,這其中的分寸便要彼此試探、你退我進,這是對的,錯就錯在了小卒子生事上。

你要借糧,世家給了,你若嫌少,那幾家就得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了!

你打算怎麼借?往後幾個月借一次?每次借多少?借了糧你許我們什麼好處呢?

結果你們統統不說,還要生事直接拿人家黃家的老宅,多可笑!

不論是真生了被怠慢的閑氣,還是借機尋了筏子找世家的麻煩,在士族們看來都是不足與謀的短視兵痞了。

于是楊蔡兩家的族人都從縣衙裡退了出來,世家的糧也再沒交過。

他們管着有限的田和人,因着不給朝廷交賦稅倒是扣下來了錢财養兵,而田地的安排,若不是有蘇陽頂着,真不知道如今是什麼樣子。

于是黃月英帶着珍玩來找陳生、張虎二人的時候,兩個人真是喜出望外,熱情得讓人害怕。

對,黃月英就挺害怕的。

但等黃月英将她的一番打算來意都說清楚了,張虎和蘇陽都沉默了下來,隻有陳生愣愣的,察覺到氣氛詭異而不敢多說。

黃家女郎不是來給他們和世家修複關系的,相反,看起來,黃家是想要吃獨食來拉攏他們和其他士族為敵的。

張虎和蘇陽對視了一眼,彼此都看到對方眼裡的遲疑,這值得嗎?支持一個黃家而得罪襄陽的大族們?

話說這黃家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啊?當初對付自己,襄陽的豪族可都助了黃承彥一臂之力的。

蘇陽這樣想也便這樣問出來了,還接着道:“女郎,如此一來,吾等拿着這些珍品也是換不來糧食的······”

誰還會再幫着黃家和與他們沆瀣一氣的張、陳二人,他們怎麼可能還能跟他們買到糧食。

黃月英搖了搖頭:“蘇先生,月英不是請二位将軍助黃家打壓别家,隻是請二位将軍為黃家如今和往後的廠子提供一分庇護······”

“襄陽不大,卻也不小,黃家找到的礦山和開辟的田地,是我黃家出的力,自然就是我黃家所得,但我黃家沒找到的,月英絕不強占······”

但要是有誰暗地裡使個絆子,找人鬧事想要從黃家這裡搶東西,那是不行的。

張虎、陳生帶着兵,就是杵在那裡不做什麼,也可以予以震懾,雖則這些大族或許不怕,但底下的真正派來鬧事的農民卻未必還敢做什麼了。

這樣楊家、蔡家、宋家、史家不肯賣糧給張虎他們是有可能的,所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