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比幹沒有十足的把握做成這件事。他擔心自己一旦出事,有心人會在纣王面前曝光殷誦,令殷誦有殺身之禍。所以将殷誦送來太師身邊。
太師看完書信,輕聲感歎比幹一顆玲珑心全是忠心。感歎完,太師又搖了搖頭。
老太師出身東海截教。截教收徒弟從不計較根源,可謂“有教無類”,隻要有修行的天賦即可。
聞仲修行時,身邊同伴十中八-九都是妖族。在聞仲看來,妖與人一般,有優有劣。比幹因為蘇妲己與妖族交好,就認定這是大商六百年來頭一樁禍事,有失偏頗。
聞仲按下信件,向殷誦看去。太師暗自盤算,如今纣王昏庸不知世,将王孫留在朝歌,不說有曝光身世的風險,就是讓王孫瞧着他祖父的做派,萬一有樣學樣,學成了那副鬼混模樣,可就太不美了。
聞仲暗自點頭。他忽然心頭一驚,往殷誦的面容上仔細瞧去。
瞧了一會兒,老太師郁悶了:去年在朝歌,瞧着王孫十分像已故的王後姜氏,如今一年過去,竟是差了一二分了。
想到那位貞靜賢淑的王後,竟然無辜慘死,聞太師一陣感歎惋惜。當年先王為太子擇選正妃,還特意詢問過聞太師,東魯姜桓楚的女兒好不好。
老太師記得,當年自己回了一聲“好”。
聞太師在心中感歎一番,随即收下了殷誦,讓他在自己身邊做個參将。聞仲主意是帶着殷誦,教導他處理軍中的事務,好好煅煉一番這個養尊處優、不知世道艱難的孩子。
殷誦要留在軍營,哪吒和黃天祥誰都不肯走。
聞太師認得武成王府的小少爺,十分幹脆地把黃天祥收了。
倒是哪吒因為李靖的緣故,讓聞太師有些不喜歡。但是在得知哪吒是闡教太乙真人的徒弟後,聞太師立即改變了态度。
聞太師撫着胡須,笑着對哪吒說道:“截、道、闡三教原本是一家,三位教主都是老祖鴻鈞的門下。我師父金靈聖母是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與你師父太乙真人是一輩。如此說來,我是你師兄,你是我師弟。”
“師弟要投我軍中,師兄再歡迎不過。”聞太師笑眯眯地說道。
哪吒臉上露出喜意,暗道還是自家老道長輩分高,有面子。哪吒看得出,聞太師原本不想收自己的,如今改了口風,完全是看在三教一家的面子上。
哪吒不由得在心裡酸起來:以往在師父跟前,或與金吒、木吒兩兄弟閑聊,提到截教時那一老兩小個道士,都是一副鄙夷的态度,哪裡有将截教視作同流的模樣?
可見,截教的弟子,大多都是傻的,看不清形勢,還在做舊日的好夢呢。
哪吒隻覺得十分好笑,卻不好把這番話直白說出來,打聞太師的臉。
再者,哪吒也不能确定聞太師說的這番話就是真心話。說不得隻是看中他是個煉氣士,想要收攏他做部将,才說的這些場面話。
哪吒思忖:反正聞太師留我在軍中做事,我就在其位謀其事,幫這位截教師兄打幾場勝仗,還他這份人情罷。
哪吒這般想的,也是這般做的。他本來就是殺神轉世,身入戰場猶如猛龍過海。他又對東海水族有大恩情,每每哪吒在東海水域上與叛軍鏖戰,東海水族都會主動派出蝦兵蟹将幾千數萬,給他做支援。
東海叛軍原本就被聞太師遏制住了勢頭,隻能靠着海上功夫,占據地利與聞太師周旋。誰知道,哪吒一來,主場立刻倒轉成了客場。平靈王手下好幾個擅長攪動海浪的煉氣士,都被東海三太子領着蝦蟹活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