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滿天神佛裡,有一位著名的三界笑柄。
相傳八百年前,中原之地有一古國,名叫仙樂國。國有四寶:美人如雲,彩樂華章,黃金珠寶,以及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子殿下。
這位太子殿下,是一位奇男子。
雖然人人都将他視為掌上明珠,愛若珍寶,但對于俗世的王權富貴,太子完全沒有興趣。
他有興趣的,用他常說的一句話講,就是——
“我要拯救蒼生!”
【一】
太子少時一心修行,有兩個廣為人知的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做“神武道驚鴻一瞥”。
太子十七歲那一年,仙樂國舉行了一場“上元祭天遊”。
上元佳節,神武大街。
王公貴族高樓談笑,皇家武士披甲開道,少女的纖纖素手灑落漫天花雨,金車中傳出悠揚的樂聲,在人山人海和整座皇城上空飄蕩。儀仗隊的最後,十六匹金辔白馬并行拉動着一座華台,載着萬衆矚目的悅神武者登場。
悅神武者身着華服,手持寶劍,戴一張黃金面具,扮演伏魔降妖的千年第一武神——神武大帝君吾。
“悅神”乃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因此,武者的挑選标準極為嚴格。這一年被選中的,就是太子殿下。舉國上下都相信,他一定會完成一場有史以來最精彩的悅神武。
可那一天,卻發生了一個意外。
在儀仗隊繞城的第三圈時,經過了一座城樓。當時,華台上的武神正要将妖魔一劍擊殺。
這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幕,大街兩側沸騰,城牆上方洶湧,人們争先恐後,掙紮着,推搡着。
這時,一名小兒從城樓上掉了下來。
尖叫連天。正當人們以為這名小兒即将血濺神武大街時,太子微微揚首,縱身一躍,接住了他。
人們隻來得及看見一道飛鳥般的白影逆空而上,太子便已抱着那名小兒安然落地。黃金面具墜落,露出了面具後那張年輕俊美的臉龐。
萬衆歡呼。
百姓們是興高采烈了,可國師和大臣們就頭疼了。
華台繞皇城遊行的每一圈,都象征着為國家祈求了一年的國泰民安,如今斷在了第三圈,那豈不是說你這國家隻剩三年的命?
太不祥了!
于是,國師和大臣們請來太子,委婉地表示,殿下您能不能面壁一個月以示悔過?不用真的面壁,隻要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太子微笑道:“不要。”
他說:“救人又不是什麼壞事。上天怎麼會因為我做了對的事情而降罪于我?”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上天就降罪了呢?
“那麼上天就錯了,對的為什麼要向錯的道歉?”
這位太子殿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沒遇到過他做不到的事,也從未遇到過不愛他的人。他是人間正道,他是世界中心。
所以,雖然國師心裡很痛苦:“你懂個屁!”
但也沒辦法。反正說再多,殿下也不會聽的。
【二】
第二個故事,叫做“一念橋逢魔遇仙”。
傳說,黃河之南有一座橋,名為“一念橋”,有一隻鬼魂在這座橋上徘徊多年。
這隻鬼魂十分可怖:身穿殘甲,腳踏業火,遍身鮮血和刀槍利箭,每走一步就在身後留下血與火的足迹。每隔數年,它便會在夜裡忽然現身,遊蕩在橋頭,攔住行人問三個問題:
“此間何地?”
“此身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