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幼時生活在西甯府,十年沒離開過那個小城,對外面的了解不多,也隻有這些時日文書上的隻言片語。
而那短短的一行字,可能就是無數家庭的家破人亡。
“陛下莫要自傷。”阚英清楚,像這樣情緒大起大落,最是傷身,小心地扶着明慕走進廳内,“如今朝中大臣正想主意,今年的黃河春汛,或許會好些。”
他話語蒼白,隻是徒勞的安慰。
明慕抿唇。
他不是坐以待斃的性格,春汛在即,的确需要早做準備,現代有先進的技術支持,治理黃河都不那麼容易,更何況古代?一時之間,能想出的方法倒是不多……
得在早朝問。
由于還在國喪期間,不許飲酒,瓊林宴上擺的多是茶杯。
除明慕外,還有不少官員也來到瓊林宴上,坐在小皇帝的左下首,而今科進士,依照排名,依次在他的右下手。
距離明慕最近的就是賀隋光。
明慕沖他舉了舉茶杯:“近日可好?”
“回陛下,一切皆好。”賀隋光也舉起茶杯,将杯中清茶一飲而盡。
瓊林宴需作詩、飲酒,如今酒不能飲,詩倒是可以多作幾首。
酣暢的宴會中,明慕分明滴酒未沾,卻多了一分醉意,撐着臉,落拓不羁地倚靠在座位上,舉起銀箸,敲在碗上,輕輕地唱了一首歌: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②”
他聲音很輕,在滿堂賓客中,隻有寥寥幾人聽見了這歌聲。
這是西甯府常見的民歌。
賀隋光忽地擡頭,眨了眨眼,去看台上的小皇帝。
滿目喧鬧中,小皇帝獨自坐在高台之上,身畔無人,甚是寂寥。
他眼眶一熱,那枚錦囊正貼在懷中,彰顯着存在感。
是陛下正在為朝中之事煩心?
不知道這枚怪異的種子,能不能解了陛下的煩心事?
賀隋光隻恨自己尚無上朝的資格,隻能在翰林院中處理文書,幫不到陛下。
他正欲開口,卻見陛下身邊的宦官急匆匆走來,俯身在對方身邊耳語。
原先不大高興的小皇帝,在聽到那句話後,眸中陡然煥發出與衆不同的光彩,甚至放下銀箸,提前離席。
瓊林宴的主要角色是新科進士,皇帝來是彰顯他對科舉的重視,若提前離席,不算什麼大事。
先帝時,不要說提前離席,就連不來都是常有的事。
隻是當今重視今科進士,不像是中途而廢之人。不少人淺酌一口杯中酒,不免思考:陛下究竟聽到了什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