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方梧桐還不信,如今見了淩霜每日都搞的這般誇張,他算是懂了。
外面,層層殺陣布局,結果膳房裡面根本不放任何食材,甚至器材都不放,根本空空如也。
淩霜每次都是把要用的東西裝在納戒裡背來,一個個整理好,徹頭徹尾的精細洗刷一遍,以火符淬烘幹,至少要忙活一個時辰,才會開竈。
他這是怕有人破陣闖進來,給吃食器具下毒,所以千般謹慎萬般小心。
就連悠然平時喝的茶水,都是淩霜煮好秘制的,有十多種,那茶壺都是專門打的收納法器,可海納百川。
要說近期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距離墨軒家最近的王朝換代易主,更名換姓,為楊武王朝,換了方式計年歲,墨軒家很快也要跟着換代更歲。
五天為一周,一個月是四十天,一年十個月,四百天。
而楊武附近的格地王朝,也就是靠着烽皇往下的王朝,他們的計數又不一樣,雖一年同樣是四百天,五天為一周,但按照季節是八個月。
有關于年的算法,在世界各地都是不同的,例如有的有地方一年是三百天,有的地方一年是四百天,五百天,甚至六百天為一年,當然,這個數字不是絕對的。
而月,周的算法也不一樣,從五日至十日一周的算法都有。
這些算法,與計數方式與地理位置,季節,收成,王朝興衰,戰争都有關聯。
例如,換代更歲,有些王朝打仗征兵為十五歲,但是打空了人,征兵降低一歲的标準不夠,那就直接換代更歲。
如此變成三百天為一年,那麼一些十二歲至十四歲之間,甚至原本年紀更小的的男童就滿足了十五歲的征兵條件。
當然,換代更歲這件事也不是說想怎樣就怎樣,有着明确的标準。
首先要看節氣的穩定,最低标準要達到六百天内的節氣穩定,分别有三季,四季,八季這三個标準。
一般,不少于五天才可被定為一周,而不少于三十天才能被定為一個月,不少于三百天為年,但也有一些地方不遵守這些。
隻是,仙門的算法一般跟當地附近的王朝來走,也有很多遵循通用制。
墨軒家以往都是根據王朝來走,實際上像像是組建仙門大比的端木家,與絕大多數仙門宗門都是按照通用制。
通用制在不同的地區也有區别,例如端門家的年,一年是四百八十天,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四十天,每周五日,每月有八周。
而這個标準算是應用最為廣泛,權威,所以,仙門大比召開的标準,也是按照通用制的規格計算。例如三大荒古世家,也都是在用四百八十天為一年的通用制。
而楊武王朝換代更歲,增長了年的天數,這便是一個極其好的兆頭,意味着國泰民安,天公作美,長長久久。
方梧桐也提到此事,與他講些他在外的許多見聞。
淩霜也知道,他如今看的很多書都是塵栀選的,可謂是五花八門,也懂得不少:
“這個我知道,換代更歲是普天同慶的喜事,而且想要達成換代更歲的标準,也靠老天賞臉。新帝登基就立刻換代更歲,看來,這位帝王會穩坐江山。”
方梧桐點頭:
“此人是個奇人,也是趕上周遭王朝問昭,烽皇兩大強敵前後覆滅,自此半年養精蓄銳國力大勝,不可小觑。”
淩霜思索片刻:
“他們也有派人來拜訪,聽說他們開始重商道,修廟宇道觀,整頓仙門,有人人皆可問道之意。”
方梧桐也感慨:
“據我所知,這位楊武帝出名門将家,戰功赫赫,後辭去将衛重交兵權,拜入仙門問道。舊帝的幾十個兒子不争氣,于是嫁了公主,點名要他回來掌朝政大事。”
淩霜舀了一勺,倒入碟子,試了試湯的味道,覺得還差些火候,又蓋了蓋子繼續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