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故人江海别 > 第18章 第十八章

第18章 第十八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紀令雯花了好幾日,才寫好回信,她将自己新作的曲譜抄錄一份,給裴鈞鑒賞。為着避人耳目,她不敢遣送家裡的仆婢去臨安送信,隻好走了官中的信驿。隻是現在因着災情實在嚴重,官中的信驿極慢,驿站的老爺子說隻怕半個多月也到不了。

顧瑜偷偷溜出紀府幾次,外面确實比想象中更嚴重。流民聚集的幾處寺廟,路邊橫七豎八躺着骨瘦如柴的逃難者,女人瘦的隻剩一把骨架子,懷中還抱着嬰兒。

因酒坊賺了不少,顧瑜如今手頭寬裕很多,她塞了包二十兩的銀子給大哥顧琅,讓他幫忙買些食物,施舍給寺廟中的婦孺,這些婦人餓的渾身無力,又帶着孩子,根本搶不過那些青壯男子。

“妹妹考慮的極是,我手頭也還有些錢,一定盡力。”顧琅再三向她保證,顧瑜才終于放了心。

一日傍晚,紀亭突然從衙門回來,急匆匆的跟紀夫人交待道:“阿绮,今日巡查禦史已經到了蘇州府,你趕緊吩咐廚房,整治一頓席面,今晚我們需得宴請一番。不可奢侈鋪張,讓人拿到把柄,切記,切記。”

紀夫人一聽,趕緊叫來廚房管事,吩咐下去。

地方安排在正廳春熙堂的西廳。紀夫人吩咐撤掉原先常用的待客餐具,隻拿了一整套兩江一處老窯廠燒制的連枝紋白瓷。席間菜式均為春夏時鮮。江南地區此時多野菜,因而滿桌素綠,隻有一道太湖白蝦尚算葷腥。菜式清淡可口,且并不上酒,隻上一道略甜的枇杷飲。

西次廳之間挂了一道細竹簾,紀夫人帶着三個姑娘陪坐,若有什麼需要添置的,也方便安排。

天幾乎擦黑之時,才見紀大人引着另外兩位大人,從抄手遊廊蜿蜒而來。入了正廳,紀大人引着一人坐了左上首位置,自己在右上首陪坐,另外一位大人坐在左下位置。

紀夫人引着姑娘們上前見禮。

隻是微微一擡頭的功夫,顧瑜已經看清,左上的是佥都禦史霍如川,四十來歲,清瘦面龐,留着三縷長須,青灰繡山水紋直裾,白玉冠束發。左下,紀大人說是新科進士,陛下新封的巡查禦史小江大人,穿葛色直裾,十六七歲上下,面若冠玉,不是隆興寺那個少年又是誰?

江大人。顧瑜心中一直以來的猜測落了地。

是他。

上次看到他時,還是個三四歲的孩子,圓圓一張包子臉,像一隻搖着尾巴的小狗一般黏在她的腿上,膩膩歪歪的隻喊着要糖吃。

這孩子,這麼大了。

顧瑜一時間隻覺得燭火太過亮眼,無法挪開視線。

江寄甯感覺到那堵目光,擡起頭來,看到立在紀夫人身後的顧瑜,微微一怔,随後微微颔首緻意。

直到回到竹簾後,顧瑜還是有點恍惚。這是甯兒啊,是大哥最鐘愛的長子,那個最愛粘着她的甯兒啊。

她努力忍着保持平靜,不讓眼淚滾下來。

顧瓊看出她有些異樣,隻湊過來小聲道:“剛剛那個,似乎是前年咱們在隆興寺見過的那個人?上次在太湖邊,我還在想,和裴家人倒是有緣,怎麼剛剛說他是小江大人?”顧瓊早就忘記這人的名字。

顧瑜平複下心緒,輕聲道:“吃飯吧,回去再說。”

隔壁幾位大人互相敬了一杯,略動幾筷,便開始說起赈災之事。

“此次受災,已經蔓延四個縣了。若是此刻調糧,隻怕三萬石已經是上上限。”紀大人歎息道。

“小江大人明日會啟程去往大興糧倉,清核數據。若是尚有富餘,則需請倉司盡快放糧。”霍如川簡短道。

吳興和大興的常平倉,是蘇州府兩處最大的屯倉,一月前,兩浙路倉司上書稱,各處糧倉預計可放糧二十萬石。可随着太湖泛濫,數字一縮再縮。

因着災情,物價飛漲,一石大米竟然從五千錢漲到兩萬錢,便是如此,也得找着熟人才能買着。若非常平倉放糧,而是從糧市上收購赈災糧,價格昂貴不說,也決計買不夠數量。

“是,還盼紀大人修書緻意,此次放糧,确需至少二十萬石運送至徽州,才可解燃煤之急。”江寄甯拱手道:“江某巡查完大興,會再去吳興糧倉。哪怕能多一星半點,也可多挽回一些人命。”他頓了頓,又道:“徽州受災最嚴重的黟縣,已經出現易子相食的情況了。”

“自然,紀某已經準備好書函,府衙中戶房兩位主簿,精通術算,望能為大人略盡綿薄之力。”紀大人拱手道。并非他不願放糧,隻是他需優先保證蘇州受災縣的糧食供給。他能做的也僅限于此了。

“請大人帶上小女,小女願為受災百姓盡力。”顧瑜突然站起,掀了簾子出來,顧不上其他人驚異的目光行了一禮:“家父正是吳興縣知縣顧宣霖,小女自幼擅長術算,且熟知附近州縣,定能給大人幫上忙。”

“你這孩子,這一路頗多辛苦,你.....”

紀大人剛開口阻攔,江寄甯已站起身,行了個大禮:“江某多謝姑娘高義。”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