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媽說得很有道理,舅舅猶豫了一下,點頭說:“好,那就按大姐說的辦吧。”
他心中仍保留着從高三寒假起就萌芽的小小夢想——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店,小小院落,按自己喜歡的風格裝點,按自己覺得惬意的節奏開門關門,平淡經營,從容生活。
而在那之前,姜雨浩要做的是,量入為出地生活,從工資裡存下來盡可能多的部分,再從興趣出發,找找能做的副業,直到攢下來能開啟這個目标的第一筆資金。
……
得知弟弟在家鄉的安穩現狀,且了解到他目前與母親也算彼此和解,姜雨婷也就稍微安心了。
說實話,她心裡很清楚從小既被母親嚴格要求又被寵愛的弟弟,性格有點過分溫和柔軟,并不太能适應那些過分弱肉強食的職場環境,隻是她也沒想到這樣的他,竟也有勇氣剛一畢業就跟母親攤牌,哪怕惹她大怒,也堅持要回到家鄉。
這樣也好,他能留在離家人蔭庇很近的地方,以自己的節奏慢慢成長。
姜雨婷挂斷電話後,梳起馬尾,穿上外套,拿着環保袋準備去家附近的超市,購置點下周晚上回家時可以做飯的食材。
隔壁卧室的房門緊緊閉着,幾乎沒有一點聲響,說來挺有意思,她現在合租的新室友,跟之前的莫昕昕正好是完全相反的性格。
姜雨婷搬到這裡,是兩三個月前的事情。
與莫昕昕這個二房東的租約臨近到期時,她意識到自己已很想趁這個機會換個新環境了。
盡管莫昕昕是個十足活潑美麗的女孩子,可她那酷愛晚睡的作息以及與此相伴的連綿噪聲,實在令姜雨婷有些吃不消;而且姜雨婷雖然能理解她樂意趁着青春年華,不斷出門約會新的男孩,但每每要拉上姜雨婷一同作伴聯誼,也令人疲于拒絕。
況且為了能在工作上有更好的發展,姜雨婷仍希望工作日和周末都能擠出更多時間,學習提升,考專業證書,了解行業知識等。
而公交換地鐵、單程長達1小時20分鐘的通勤,讓她每天到家就已疲倦不堪,别說每天學習了,就連晚飯也經常在小區門口衛生狀況堪憂的小店裡囫囵解決,生活質量實在不高。
堅定拒絕了莫昕昕那連撒嬌帶耍賴的挽留後,姜雨婷找到了現在的合租屋——仍舊是兩室一廳,但采光和布局都比上一套略好,窗明幾淨,方方正正,且比起之前的房子能節省單程約30分鐘的通勤時間。
雖然房租稍微貴一點,但能換來姜雨婷自己做飯、健康飲食以及晚間學習的時間精力,她覺得很值當。
單獨的一室戶,姜雨婷也不是沒動心過,可如果真那麼租的話,她每月都幾乎攢不下來什麼錢了,為了長遠的目标,她願意現在忍耐一些不便之處。
這次的室友是個比她大10歲左右的姐姐,似乎性格很是内向寡言,盡管二人同住在一套屋子裡,有時候甚至好幾天也碰不上一次面,室友不在家做飯,不怎麼使用客廳,就連用洗手間的時間也常常巧妙地和姜雨婷錯開。
而且從公共區域的清潔程度來看,她大概率還有點潔癖。
姜雨婷很快便适應了和“影子”室友相處的現狀,好在她也從來不是黏人和社交需求高的人,兩個人一起心照不宣地維持着公共區域的幹淨有序,而關起門來她自己的小空間裡,則越來越有家的感覺了。
盡管房間整體隻有十平米左右,不算多寬敞,但姜雨婷布置得卻很精心——窗簾特意換成了床品相配的簡潔淺色款,淺木色書架上一層專業書,一層行業書,又一層人文社科的書加小說;
小書桌上除了書冊筆記和台燈外,還有幾個錯落有緻的可愛玩偶和擺件;
潔淨的窗台下,還有個刷過白漆的鐵制小花架,擱着幾盆不同種類的花花草草,為姜雨婷平淡且奔波的生活點綴着綠意和生機。
在家附近的超市買完足夠下周5頓工作日晚飯份量的肉類和蔬菜後,姜雨婷回家就馬不停蹄地進行了預處理備菜,洗好切好,該冷藏的冷藏,該冷凍的冷凍,這樣下周每天一到家就可以盡快開始炒或煮,高效地吃上飯了。
次日是星期天,她亦沒有賴床到太晚,八點多起來後梳洗完畢,乘公交到了不太遠的區圖書館,攤開自己購置的行業經典書籍和筆記本,像學生時代一樣,一絲不苟地開始學習。
當初剛入職一兩個月、每個節假日都和莫昕昕混在一起逛吃逛吃的時候,姜雨婷還并沒有這種利用休息日保持學習狀态的意識。
記得曾經在某次部門會議後,她虛心向前輩同事姐姐請教會上領導快速掠過、而她并不理解的專有名詞,那位因為精明幹練而頗受leader器重的Nancy姐,如常地臭着張臉,不耐煩地對她說:“不是我說你啊,Tina,你入職已經超過1個月了吧?!不要覺得不懂就問是種美德好嗎?
這裡不是學校,我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沒那麼多人可以一直耐心帶你的……以後見到、聽到、遇到不會的東西,先自己嘗試去摸索,真摸索不出來再問,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