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惜和甯鳴的兩張小臉上都挂着一模一樣的嚴肅表情,用力點了點頭。
此後的一段時間,他倆還是一放學就盡快回家,沒有在外多逗留,一陣子後,又慢慢恢複了在外玩耍,盡管偶爾還遇見過阿斌一幫人,但他們也不太來招惹了,雷雷也隻有和他們不在一起時,才會主動與沈惜甯鳴打招呼。
姜雨婷在大學裡的第一個學期,過得很愉快充實。
國慶回家時,變化還不太明顯;放寒假回來時,她整個人比以前活潑時髦了不少,想必在學業和校園活動中獲得了自信,也結識了志同道合、相處愉快的新朋友,況且省城的生活環境也遠比小城更豐富舒适。
隻比姜雨婷小一歲的姜雨浩,這一年正在緊張備戰高考,看到姐姐輕盈放松的樣子,他真是百感交集,既期待一年後的自己也能如此灑脫自在,又擔心萬一考砸了前途會一片灰暗。
而他的成績并沒有姜雨婷高中時好,在同屆同學裡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升入高二後因為比此前勤奮努力,比起高一的成績排名還是略有提升,不過還是屬于能上二本、沖擊一本有點挑戰的狀态。
寒假時,姜雨浩也沒能入選老師為全年級尖子生組織的補習班,而是在家乖乖完成老師布置的卷子和習題集,并自行查漏補缺。
姜雨婷坐在他身邊,抽過來一疊做完也已用紅筆對過答案的各科試卷,一張張浏覽翻閱,神情嚴肅但沒有皺眉。
姜雨浩有點緊張地看向她:“姐,你覺得我還有再進步一些的潛力嗎?”
姜雨婷見他一臉凝重,忍不住笑了:“你是理科,我當初是文科,所以隻看了一些共通科目的卷子。但我覺得吧,努力永遠都不會晚。你别太執着于跟尖子生比,自己跟自己比,考前這半年不浪費時間,不分散精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結果一定不會讓你後悔的。”
姜雨浩又苦着臉撓了撓頭:“我知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有時候還是挺迷茫的……對于高考結束後,想去的城市、學校和專業,我一點想法和方向都沒有……從心态上就沒有你當初那麼堅定,我也沒有特别擅長的科目,各科基本都是中不溜的水平。感覺一直以來,我隻是随波逐流地和其他同學一樣,盡力提高成績和排名,盡可能不讓老師和家長失望罷了。對于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未來想做什麼,我一點點頭緒都沒有,一旦想到這些,我就會覺得特别沒動力……”
聊到這兒,姜雨婷也多少有點不知道怎麼接話了,畢竟她也還年輕,雖然有理想有熱情,但也無法對于這種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同的人生大話題,給姜雨浩什麼明确有力的建議。
最終,她也隻能清了清嗓子,稍微含糊其辭地說:“大多數人十七八歲的時候都一樣迷茫。所以我們才要努力考到好地方的好學校,見識形形色色的人和生活,才有機會搞清楚什麼樣的職業和人生更适合自己,也有更多選擇權嘛。”
姜雨浩歎了口氣,結束了這段并沒能解決什麼疑惑的對話,又開始努力把自己埋進習題的大海。
坐在下鋪床沿看故事書的沈惜,完完整整地聽到了姐弟倆的這段對話,陷入了對自己穿越前小舅舅那段人生軌迹的回想。
……
姜雨浩的人生并不是什麼開局hard模式,相反來說,除了父親早逝這件事外,他人生的其他方面都還算是順遂平穩的。
盡管大姐和姐夫對他和姜雨婷幾乎一樣好,但沈惜姥姥的觀念比較傳統陳舊,因而對姜雨浩這個兒子多少更偏愛些,而且父親去世的時候他年紀尚小,比起兩位姐姐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更少些。
在沈惜穿越前的人生記憶裡,姜雨浩高考時算是超常發揮,上了一個排名中遊的省内一本,并在老師的建議下,選擇了當時十分熱門的自動化專業。
不過,上大學後幾次假期回家,舅舅都提到過,自己對工科專業實在沒那麼感興趣,課程和作業甚至實習都令他感到非常枯燥無趣,全靠硬撐才沒有挂科任何一門,最後雖然順利拿到了畢業證,但大學四年的成績也隻不過是中等偏下。
後來找工作時,如姜雨浩高中班主任推薦他報考時所說,自動化專業的确很好就業,畢業後他留在了省城,而且還進入了人人豔羨的央企工作,那陣子全家人都覺得臉上有光,為他自豪。
此時姜雨浩的性格已比起讀書時的開朗張揚,變得沉穩内斂許多,但包括姜雨婷在内,沒有任何人能看出他後來竟患上抑郁症的前兆。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他正式開始在央企工作後,不知是對所從事的工作實在缺乏熱情,還是不善于周旋體制内的上下及同級的人際關系,姜雨浩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甚至日益消沉。
每次假期回來,沈爸沈媽見他這樣,都變着法子開導他,追問他究竟有什麼心事時,姜雨浩也隻是臉上挂着憂郁的神情,傾訴不出什麼具體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