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惜和甯鳴升入四年級那年,單位大院的小禮堂裡頻繁地舉辦起了各種工會文娛活動。
每個周末和中秋、國慶、元旦之類的假日都會有交誼舞會,聖誕節之類的洋節逐步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也順理成章成為了舉辦聚會活動的新鮮理由。
交誼舞在此時似乎已經火了若幹年,隻不過或許由于沈惜和甯鳴的父母那些年都忙着撫養孩子和照應店鋪,并沒有多少閑情逸緻參與。
如今生意漸漸好了,孩子也成長了不少,沈爸沈媽和甯叔叔陳阿姨偶爾也會從生活瑣事中抽離出來,去舞池裡痛痛快快地放松一兩個晚上。
每當禮堂裡漂亮的旋轉燈球亮起變幻多彩的光時,年輕的叔叔阿姨們臉上也會揚起燦爛放松的笑意,結伴成群地湧入舞池,樂此不疲地在禮堂裡待上好幾個小時。
漸漸地,大院裡半大不小的孩子們也會好奇地靠近這樣的熱鬧場合,在舞池邊緣或禮堂外邊肆意玩耍,精神好的孩子甚至會等到父母玩累的時候再一起回家。
穿越前的沈惜對小時候的這類場景也并非全無記憶,模糊中她隻記得絢麗的燈光和嘈雜的音樂,還有晃晃悠悠的歡樂人群,或許還有甯鳴和她一起在禮堂裡穿梭奔跑的樣子。
對了,沈惜還記得有幾次瑤瑤也來了,她倆都穿着粉色的蛋糕裙,頭戴喜歡的小發卡,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小公主,而這種時候,穿着襯衣和長褲的甯鳴似乎又一臉憂郁地貓在角落,淡淡地看着大家。
而如今這年的中秋舞會前,陳阿姨給沈惜和甯鳴都各買了一身風格優雅、不太日常的小裙子和小套裝,甯鳴穿上後很是羞澀、不太自然,而沈惜則大大方方地提起裙角,轉了一圈展示給陳阿姨看。
沈媽很滿意,笑得合不攏嘴,陳阿姨則毫不吝惜誇贊之語:“哇,惜惜穿出來也太好看了~你媽媽不好意思誇,阿姨來誇!哎喲,小姑娘快點長大吧,将來說不定出落得比你們家雨婷還美!”
這下,就算是内心飽經“風霜”、臉皮頗厚的沈惜,都羞紅了臉……
當天吃過晚飯,四個大人都打扮得很精神,還帶上了穿着新衣服、精緻漂亮的沈惜和甯鳴。
因為是單位工會組織的舞會,參與者也都是大院裡的同事鄰居們,禮堂内外玩在一起的孩子也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不太需要擔憂安全問題。
大人們準備進入舞池的時候,又向他倆叮囑了幾句:“惜惜鳴鳴,要乖,要互相照顧。記住你們倆要待在燈光明亮的地方,也隻能和大院裡認識的大人小孩玩~如果累了就兩個人一起回家,别走散了~”
沈惜應聲道:“沒問題!”
起初,兩個人就待在舞池入口處有圍欄和座椅的地方,這裡燈光明亮,人來人往,還有專人維持秩序。
而且,沈惜也很好奇,曾經隻存在于久遠記憶和影視劇畫面中的交誼舞會,再次親眼現場觀賞會是什麼感覺。
在這個科技和經濟都開始快速騰飛的年代,人們的臉上似乎都挂着燦爛的笑容和樂觀的憧憬,而且大多數生活中接觸得到的人貧富差距還沒有那麼大,也沒有網絡帶來過載的信息和放大的尖銳矛盾,人們的幸福相對更樸素簡單。
沈惜正默默地觀察和感慨着,甯鳴盡管對眼前的一切沒那麼感興趣,但還是雙手扶在圍欄上,始終默默站在她身旁。
過了一小會,身後有人輕輕拍了拍沈惜的肩,她回頭一看,是也穿着閃亮小裙子的瑤瑤。
回憶的場景與現實重疊,彩色燈光走馬觀花似的在每個人臉上灑過,沈惜忍不住覺得有點恍惚,直到被瑤瑤同時拉住她和甯鳴的手,走到禮堂外舞曲聲音較小的位置聊天。
瑤瑤眉飛色舞地分享了些雪球和大貓的現狀,又輕輕提起沈惜和她自己的裙角,對比顔色和材質,表達自己對兩條裙子難分上下的喜愛。
中秋時節,夜色比白天稍涼,但也不至于冷,他們所站着的走道上方頂燈,時不時還發出被大飛蛾撞上去的嗡嗡聲。
正聊到興頭上,禮堂一角又竄出來幾個身影,還有雷雷那熟悉的大嗓門:“惜惜,鳴鳴,瑤瑤!原來你們在這裡啊!!”
雷雷眼中閃着興奮的光,直奔他們幾個而來,身後還跟了幾個比他們大兩三歲、讀六年級或初一的男孩,都是大院子弟。
對這階段的孩子來說,隻是稍稍大個幾歲,身高和姿态就截然不同,甚至會有點明顯的壓迫感。
大孩子們走過來後,瑤瑤明顯就拘謹了起來,其中身材最高大、看起來也最老成的大男孩外号叫阿斌,他很自來熟地走到瑤瑤和沈惜身邊,甚至還把甯鳴往旁邊擠了擠:“你們待會準備一直就呆在這兒嗎?多無聊啊,跟我們一起出大院,去外邊街上溜達呗。”
瑤瑤有點害怕不熟悉的大孩子,沒出聲回答,雷雷也煽風點火起來:“就是就是,禮堂都來了多少回了,大人跳舞有什麼好看的?!外邊街上才熱鬧呢,你們是不是隻跟爸媽一起出去過?多不自在啊,讓哥哥們帶我們出去玩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