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鳴兩手空空地走回沈惜身邊:“我們走吧,天快黑了。”
路燈陸陸續續亮起,沈惜略帶不安地朝他們來時的方向瞟了一眼,拉住他的手,兩人慢慢沿着馬路牙子繼續往前走,迎着路邊大人好奇的眼神。
沈媽一接到電話,就火急火燎地催着沈爸把店鋪的卷簾門給拉下來:“趕緊的,女兒都快丢了,還做什麼生意!”
沈爸聽着她的指揮,慌慌張張地臨時關店,她自己則腳底打着滑,沖到同一條街上照相館的門前:“甯哥,陳姐,你們随便找個人幫着看店,或者暫時關店一會吧!沈惜帶着錢和書包、吃的喝的,和甯鳴一起跑到大院外邊去了……雨婷下樓看過了,你家門鎖着沒人……趕緊跟我們一起去找找吧,趁他倆還沒走遠!”
陳阿姨不可置信地張大了嘴:“甯鳴?離家出走??”
甯叔叔兩句話敷衍完正和他對話的客人,也朝她倆走了過來:“知道他們往哪兒去了麼?确定不在大院裡?”
沈媽一臉焦急和無助:“我弟弟妹妹正滿大院找呢,我妹妹說惜惜留了張紙條,說往市委方向的林蔭道走了……要不你們倆一個回家開門确認下甯鳴帶了什麼、留了什麼,另一個跟我去林蔭道那邊找?總之趕緊!現在這世道,狼心狗肺的人販子可不少!”
四個大人兵分兩路,匆匆忙忙離開了各自店鋪……
沈惜和甯鳴經過了學校的門口,來到一座小橋的前面,橋上有很多小攤小販在售賣東西,人來人往,很是雜亂。
一旦過了這座橋,兩個人就要走出這片平時經常跟着大人過來、還算熟悉的區域了,沈惜在穿越回來前畢竟已經搬離這一片多年,也越發難以辨認再往前走的那個片區,對孩子來說算不算足夠安全了。
心神不甯的沈惜,望見橋對面的馬路一側有一間書店的招牌,靈機一動:“鳴鳴,我們去那家書店裡轉轉好麼?我帶了錢,如果有喜歡的小人書,我們可以買了帶上。”
一直很喜歡書店的甯鳴同意了,進店後他随手拿起一本有拼音标注的書,就不知不覺被書中的世界吸引了。
沈惜站在離書店門口最近的櫃台,心不在焉地随便翻閱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随時關注着馬路上的動靜。
書店裡的時鐘轉過大約四分之一圈的時候,滿臉焦灼的沈爸、沈媽、陳阿姨快步經過書店門口,并緊張地朝裡望了望,沈惜趕緊踮起腳尖,朝他們招了招手。
沈媽瞬間眼淚就下來了,她邊回頭喊了聲“哎陳姐,這裡!”,邊沖進來大力地一把摟住了沈惜,她和沈爸的表情都很是複雜,好像既欣慰心疼,又想狠狠痛罵沈惜一頓……
但比起被罵,沈惜更擔心陳阿姨和甯鳴。
他此刻正被淚流滿面的陳阿姨摟在懷裡,這還是沈惜第一次看到她那麼不從容、不平靜的樣子……
甯鳴卻沒哭,别過臉不看他的母親,也不說話,不解釋。
陳阿姨抖開甯鳴的包,看了看裡面的每件東西,一下哭得更說不出話了,過了好半天才開口:“鳴鳴,對不起……爸爸媽媽賺錢是想給你未來更好的生活,但是太急于求成了,把最重要的你給忽略了……我們看你經常在惜惜家待着,能和她做個伴,吃飽穿暖,有人照看,這麼久都沒哭沒鬧,以為一切都挺好……你怎麼會不聲不響地,就想徹底從家裡離開呢……”
甯鳴眼神垂着,盯住腳尖,沉默了很久才說:“我不哭不鬧,是不想你們覺得我不乖,不懂事。不是為了讓你們越來越不關心我,不理睬我……”
他這話一說,幾個大人都無言以對,沈惜也很是心疼。
的确,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其他人的關懷和溫暖無論如何都替代不了,他心中最親近最重要的父母的愛。
這晚,最終兩個孩子都被父母牢牢攥着手帶回了家,沈惜并沒有挨罵,隻是被耐心地教導:無論發生什麼,心情有多糟糕,都必須先和家人好好聊聊再行動。
從那之後,甯鳴爸媽給照相館多雇了一個人,而他倆也盡可能輪換着照顧和陪伴甯鳴,沈惜父母也像是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教訓,此後無論生意多忙,兩人都一定會在每周抽出一定時間陪伴沈惜。
1998年的夏天,沈媽和陳阿姨所帶的那屆初三畢業生圓滿考完了中考,且成績不錯,學校工會決定獎勵這批老師一次省内旅遊,還可以帶上愛人和孩子。
此時沈惜和甯鳴也正放肆享受他們二年級的暑假,沈惜很開心地察覺到,自從那次轟轟烈烈的“離家出走”事件後,甯鳴得到了父母更多有意識的關愛,性格也比起過去明顯開朗活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