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女孩湊到一起,相對更活潑外向的瑤瑤開始一股腦地傾訴起了假期見聞,而教室裡也随着小朋友們的逐漸到齊,叽叽喳喳的聲音交織成一片,聽得沈惜腦子嗡嗡作響。
直到老師進來維持秩序,大家才一點一點慢慢安靜下來,此時沈惜才發現,第一排有個空座,而甯鳴還沒出現。
90年代的幼兒園中班,上課無非就是學一些簡單的畫畫、寫字、唱歌、做手工、做遊戲,大家一起吃午飯、睡午覺、課間分點心什麼的。
根據沈惜的記憶,小時候的她并不算是個很省心的孩子,大多數最終導緻她和甯鳴一起挨罵的事情,基本一開始都由她主動發起。
比如:小皮球滑落水溝後,兩個人奮不顧身地跳下去邊追邊繼續踢;在草坡背面陰暗潮濕、長滿苔藓的地方嘗試抓四腳蛇;跑到彈棉花或者做竹椅的工匠們臨時落腳的地方,與陌生人大聊特聊;在本該午睡的時候,慫恿甯鳴一起潛入園長辦公室偷出來踩高跷的玩具,吵醒所有小朋友一起玩;休息日爸媽忙着幹家務,他倆在樓下曬太陽玩耍的時候,忽然牽起甯鳴的小手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兩人走到大院之外幾乎1公裡的地方,才被其他鄰居偶遇并“逮捕”回來……
可現在的沈惜,畢竟是裝在小孩殼子裡的大人,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精力和心情再去這樣皮一次了。
隻是幼兒園的課程對大人來說實在無聊,她還得時不時做出天真無邪的樣子,全方面地裝一下傻——寫字畫畫樸拙一點,作業交得慢一點,和小朋友說話奶聲奶氣一點,吃東西、做手工的時候偶爾笨手笨腳一點……
不淘氣惹事,盡可能泯然衆人——這就是沈惜對自己在幼兒園期間的要求了。
午休過後,下午的課開始前,甯鳴來了。
沈惜這才意識到,甯鳴其實從小就很好看,雖然隻是4歲的小男孩,可整個人清清秀秀、幹幹淨淨的,甚至安靜得有一點沉穩。
或許是上午有什麼事,家長給他請了假,甯鳴站在教室門口朝老師點了點頭,便走到第一排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他沒有回頭看沈惜,于是沈惜就也沒有刻意叫他。
她望着他專注聽講的小小背影,又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28歲已成為高知精英的甯鳴的樣子,心忍不住輕輕地抽痛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