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沒有在那個家裡生活的經曆的話,黎芝就基本斷絕了遇見秋墨的可能性、意味着永遠都不可能認識秋墨了,那想象起來,也是非常不開心的人生。
而且即使隻是想到這樣的可能性,黎芝也感到絕望。
(矛盾啊……無論怎樣思考我的人生,都一定會有“缺憾”的存在。)
(小說和戲劇裡,都講述着什麼“重來一次,帶着相關的記憶,就會比上一次更好”的故事。但是,對我來說,即使帶着此時的記憶去輪回重生,我也不知道該停留在哪個時間,才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比之前更好、更有意義。)
(對我這樣的人來說,就連“重新來過”都是不會有多少新收獲的。因此,我也不想去思考這些事情了。)
(總的來說,我過去的人生、或是現在的人生,我都已經基本上做到了“盡力而為”“盡人事聽天命”的程度。既然我已經做到了這些,就不必後悔了。)
(我的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步都亂七八糟的。正因為如此,反而就連後悔、挽回都不必存在了……)
在複盤自己人生的時刻,黎芝的思緒陷入了憂愁與悲傷之中。
但餘慶可沒有像黎芝這樣悲觀地進行思考的意思。
“寶寶當然是‘幸運兒’了。”餘慶很嚴肅地說道,“就因為你當年離開了我們家,所以我們家都變得運氣不好了。”
“對不起……”餘慶的話,讓黎芝深感内疚。
盡管并非是她的錯、她對當年的事情也沒有任何改變的辦法,但黎芝還是傷心地進行了道歉。
“你在說什麼?”餘慶并不理解黎芝的意思,她說道,“我想說的是。自從寶寶你回來了之後,我們家的運氣就變好了。以前我們家是不會有這麼多顧客的,自從你回來之後,每天的客流量居然達到了過去的三倍以上!這或許也不是特别多,但是相比從前,已經算是多得難以想象了。”
“啊?三倍真的很多嗎……”黎芝困惑不解地說道,“恕我直言,媽媽,是不是因為我們的顧客基數本來就太小了啊?”
“‘基數’是什麼?”餘慶不理解地問道,“你是說,我們‘食堂’的生意,過去實在是太差了。因為太差了,所以稍微提升一些,變化看上去都會非常明顯的意思嗎?”
(媽媽的反應真快!我還沒解釋呢!)
“嗯,就是媽媽說的那樣。‘基數’大概就是‘基礎的數量’的意思……其實準确的意思沒那麼簡單,但這樣解釋,可能比較容易理解記憶吧。”黎芝略有些含糊地說道,“總而言之,我之前想說的意思是……比如我們‘食堂’之前一天隻有十個顧客的話,那就算翻了三倍,也隻有三十個,并不是很值得在意吧。新增的客人又不多,這也不能說明是我自己的功勞吧?”
“哪有你說的那麼少?”餘慶說道,“我們家要是那麼少人的話,‘食堂’哪裡還能幹的下去啊!肯定比你說的多多了。”
“好吧……那是我想多了。”黎芝不安地說道,“不過,也許是因為秋墨的功勞哦。畢竟,他做菜特别好吃的,媽媽不覺得嗎?就算以我在京城光顧過的餐館廚師的水平來看,秋墨的廚藝也是相當優秀了。”
“這個嘛……”餘慶說道,“雖然也不是說完全沒可能。但是,他其實也不怎麼在這裡待着啊。做飯的時候,他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大早過來,做了可供一天銷售的同一種菜肴,然後就跑掉了。難道你不知道嗎?”
“我知道啊。”黎芝說道,“但既然秋墨已經做完了這些,那他在不在‘食堂’也無關緊要吧。咱們‘食堂’本來也不是‘随意點餐’那種餐館,而是本來就有什麼吃什麼的‘份飯’類餐館啊?隻要媽媽你還在賣秋墨做的食物,那就是跟他有關的吧?”
“你這麼說雖然也不是沒道理。但是,‘食堂’的生意,果然是在寶寶來之後,就顯著變好的。”餘慶說道,“秋墨來了之後,也隻是提升了一點兒我們家的營業額而已。與你來的那段時間對營業額的提升相比,實在是很不明顯。因此我才會認為是因為你來了,所以我家才變好的。”
“可是……”黎芝依然覺得,母親的感知隻是一種錯覺而已。
但是,她不想再和母親多計較下去,結果就欲言又止了。
“還有就是,自從你來了之後,我們家不光是餐飲這方面紅火了許多。最神奇的是,連‘雞場’都突然變得紅火了起來。”餘慶說道,“每天來我們家購買雞蛋與雞隻的人更多了。而不僅如此,最奇妙的是,雞下蛋都變得勤快了。過去,隻要每隻雞每天都能下蛋,就是非常高産的時候了。現在,有的雞偶爾會一天下兩個蛋呢!你知道那意味着什麼嗎?真的很不容易,就像奇迹一樣!”
“啊……?”黎芝驚訝地睜大了澄澈的眼睛,她問道,“雞還能一天下兩個蛋啊?是真的嗎?”
雖然黎芝對養殖這方面的事情,本就幾乎一無所知。
但即使是無知的她,也不可能不知道,“一隻雞一天最多隻會下一個雞蛋”的常識。
一隻雞每天下超過一個雞蛋的話,這是不正常的。
雖然是好事不錯,但即使視為“驚喜”,也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