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真的覺得……這個售價,會勸退很多潛在顧客哦。”秋墨似乎還是不能釋然,嘟囔一般地說道。
“不是這樣說的吧……秋墨前輩,為什麼突然變得保守起來了?”黎芝說道,“我以為,學校裡學的‘經濟學’相關知識,你比我掌握得更加牢固哦。因此,我還以為你會更支持我一些呢。”
“怎麼說呢……”秋墨說道,“這隻是‘我憑着感覺提出的建議’而已嘛,本來就沒有考慮過什麼‘經濟學’方面的事情啊。當然啦,如果是荔枝姑娘的決定,我百分之一百地會支持的。我隻是提出一個‘我認為肯定不會虧本的定價’而已啦。具體要怎樣做,還不是按照荔枝姑娘的所思所想嗎?”
“我也有我的理由啊。你得揣摩‘顧客’的心理呀,秋墨前輩。”黎芝說道,“願意來買‘蛋糕’而不是‘饅頭’的人,他們對價格本來就非常之不敏感。我想做的是更高級的東西,想吸引的是更加富有、注重享樂、對金錢不敏感的人啊。如果總是把思想局限于‘饅頭’之類的同類商品上、用這種東西來參考定價的話,那可不是我想走的路線啊。”
“嗯……也确實不能單純的用‘饅頭’之類的,當成作為參考定價的物品呢。”秋墨若有所思地說道,“我現在也明白了。畢竟,‘蛋糕’裡面加入了糖和雞蛋,還有大量堅果之類的配料,這些都是使成本提高的東西嘛……”
(但我怎麼總覺得,隻是秋墨不願意跟我多争論下去了,才這樣的呢……)
秋墨那麼說之後,倒是黎芝不太能釋然了。
“不光是這樣。願意花錢買‘蛋糕’的人,他們本來就不是考慮這樣子是否劃算的人群吧。他們買的與其說是食物,不如說是一種奢侈品。既是奢侈品,就不應該按‘食物的規則’定價,而應該按‘顧客的面子’定價。”黎芝說道,“而且我想過了,前期做這一類東西的時候,不但要定價稍高,還要更嚴格地限制數量。每天限定就是特定的數目,絕不多做。這樣的話,我們又省事,又不用擔心賣不完。人為制造‘稀缺’還能進一步提升商品的價值呢……”
“原來如此!”秋墨很高興地說道,“這聽起來其實還不錯嘛。限量銷售的東西,确實比不限量供應的,要顯得珍貴高級得多呢。”
“是吧。”黎芝淡淡地笑了起來。
雖然現在還是有些不安,但黎芝決定不管那麼多了。
結果,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原定是打算第一天銷售一百個蛋糕的。
但做出第一百個蛋糕之後,三人碰巧有些餓了。
在一時沖動下,黎芝忍不住把最後那個蛋糕給分成三份吃掉了。
因此,現在隻剩下了九十九個蛋糕而已。
将錯就錯,黎芝采取了新的策略。
“每天限量九十九個的超新型高級食品,正在出售中!”在外面擺放的招牌上,黎芝貼出了寫有這些宣傳語的公告。
“這是什麼?‘馕’的新版本嗎?”銷售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前來詢問蛋糕的來曆。
這些詢問的人,既不購買、又不離開。隻是單純使得黎芝等人的周圍,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的。
說水洩不通那是誇張,但是說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那應該不算誇大的吧。
(聽到這麼多人來問問題,真是簡直讓我感到眩暈……)
這些人到底是真的不明白,還是單純來沒話找話的?黎芝有些搞不清楚了。
以黎芝的美貌,後者也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過,黎芝思前想後,還是決定視為前者吧。
畢竟如果是後者的話,黎芝會忍不住讨厭這些顧客的。
(做買賣的人,可不能讨厭自己的顧客啊。)
黎芝告訴自己,對待顧客要有耐心。
(溫柔親切地對待客人吧,畢竟“和氣生财”嘛。)
“這是‘蛋糕’。”黎芝用優雅甜美的聲音說道,“是我新鮮發明出的、一種全新的點心,很好吃很高級的哦。”
“為什麼叫‘蛋糕’呢?”又有人問道。
(這也需要我解釋嗎?)
看來,“蛋糕”這個名字,并不能讓人産生類似“顧名思義”的感覺。
(就算這樣,我也不想改名了。)
(他們會習慣這個名字的。就算不習慣,我也不打算遷就他們。)
黎芝産生了無奈而又倔犟的念頭。
“因為裡面放了很多雞蛋。”黎芝說道,“這可不是饅頭、馕、餅之類的東西,這是真正的點心。不是‘充饑的幹糧’,而是‘奢侈的美味’哦。”
“那這種名叫‘蛋糕’的點心,到底是什麼味道呢?”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
這是很有營養、值得回答的問題。
黎芝也覺得問出與回答這個問題很有意義。
“甜的。”黎芝說道,“又甜又香,充滿雞蛋的味道。”
“是裡面放饅頭的雞蛋嗎?”有人這麼問道。
“是裡面放雞蛋的饅頭!”黎芝禁不住脫口而出。
(不對……我傻了……)
但黎芝很快意識到,這時說出的糾正話語是不對勁的,她感到後悔。
“這不是饅頭!”黎芝輕快而又若無其事地說道,“這就是點心!饅頭是主食!這是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