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餘慶的目光,卻讓黎芝覺得對方仿佛在戒備自己似的。
黎芝總覺得,餘慶對待自己的态度,還不如最初不知身份的時候,對身為“陌生人”的黎芝的态度自然和藹呢。
(雖然也不是不能理解“她”的這種心情,但果然有點傷心……)
黎芝有些沮喪。
氣氛一時僵硬了起來。
“那個……我怎麼稱呼您才好呢?”黎芝很是為難地問道。
如果黎芝沒有搞錯的話……對面的餘慶,應該就是自己的“生身母親”這一存在了。
雖然,幾乎可說在出生之後就一次也沒有交流過,但血緣上的關系,理應不會消失才對。
隻是……雖然親子之間的維系,是天然存在的;但親子之間的情感,卻是後天培養起來的。
從未相處過的親人之間,恐怕并沒有真正的親情可言。
至少,在黎芝的感覺中,親情不應是那麼廉價的事物。
因此,想要獲得“親情”的話,就需要雙方花費未知的時間,進行“重建”了。
“嗯……你怎麼順口就怎麼叫吧。”餘慶嚴肅地稍作思考之後,如此回答。
(怎麼順口就怎麼叫?)
對于餘慶的話,黎芝感到有些為難。
之前的人生中,黎芝對自己的“養母”,都是稱之為“母親”或“母親大人”的。
但如果也用同樣的稱謂、稱呼自己這位素未謀面的生母的話,黎芝總覺得不太對勁,太不自然了。
“我可以叫您‘媽媽’嗎?”思忖了一陣子,黎芝用商量般的口吻詢問道。
聽到“媽媽”這兩個字的時候,餘慶愣了一下。
在極短暫的時間中,餘慶微微皺起了眉。
但幸好,她的眉頭很快又舒展開來。
雖然神情舒展了一些,但不知為何,在黎芝的感覺裡,總覺得此時的餘慶,帶有一種拒人于千裡之外的冷漠感。
或許是黎芝還沒有獲得對方真正認可的緣故吧。
“可以。也不用對我用‘您’來稱呼,用‘你’就好了。”餘慶說道,“女兒啊,你還沒告訴我,你的名字呢。”
女兒?
突然被對方用“女兒”來稱呼,黎芝總覺得很是奇怪。
大概,這是因為,對方不知道黎芝的名字,因而也不能從中提取出“昵稱”來稱呼她的緣故吧。
“我還以為……”黎芝苦笑了一下,腼腆地說道,“到這裡之後,我會被起一個新的名字。因此,過去的名字是什麼,都無所謂了呢。”
黎芝沒有在最初自報姓名,也的确是抱着這個想法。
她之前真的認為,自己過去叫什麼,對新的家人來說并不重要。
來到新家之後,自己會被賦予新的名字。
但現在看來,似乎并不是這樣。
黎芝的心情有些複雜,不知道該不該高興。
不能更換一個新的名字的話,就總感覺“沒有真正地進入新生活”似的。
但若是真的被更換名字的話,對黎芝來說,感覺也是有些困擾的。
畢竟,黎芝已經用了這個熟悉的名字十幾年了嘛。
若是要記住并熟悉一個新名字、并對新名字形成“條件反射”般的反應的話,應該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吧。
“這個問題,也許要參考一下我的丈夫、你的‘爸爸’的意見,才能最終定奪吧。”餘慶神色嚴肅地說道,“但照我的看法,你的名字改不改都無所謂。我們為你起一個新名字并不容易,而你要适應它也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不如先使用舊名字,這樣你方便,我們也省事。當然,如果你想要換一個新名字,來幫助自己适應新生活,我當然也絕對不會反對。”
餘慶的話語,讓黎芝感到驚奇。
黎芝驚奇的,不僅僅是母親建議自己保持原名這件事,那也許隻是嫌麻煩罷了。
讓黎芝真正驚奇的,是外貌稍顯粗豪的母親,說起話來,居然也有頗為文雅的一面。
雖然,從外表上看,完全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類型。
但是,就語言表達、思維能力等方面來看的話,餘慶與黎芝的養母,倒也大差不差。
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沒有黎芝所想象的那麼大。
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血緣的偏愛所緻,黎芝甚至覺得自己的親生母親,好像比養母更為聰明。
黎芝本來已經做好了,與愚昧粗魯的新家人共同生活的準備的。
此時遇到卻是這樣的狀況,這讓她多少感到了意外以及驚喜。
看來,自己過去所處的階級與環境太過于狹窄,認知局限性也太強了。
從現在開始,要逐漸更新自己的認知,直到與現實盡量趨于一緻。
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适應新家庭與新生活吧?
黎芝認真地檢讨着自己過去的錯誤。
而且,在此時此刻,黎芝的心中,抱有一種近似“涅磐新生”的熱情。
“我叫黎芝。”不知不覺間,黎芝恢複了那種清澈悅耳、似顆顆珠子散落玉盤的音質,她以美麗的聲音補充說道,“黎明的黎,芝麻的芝。”
其實是“芝蘭玉樹”的芝。
但要在當下,說出這個要特意解釋才容易明白的詞彙的話,會讓黎芝覺得,實在有些不好意思。
果然還是“芝麻”這麼“接地氣”的詞語,更符合眼下的情境吧。